12小时前
物联时代,物联网卡实名制成为保障网络安全、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。然而,不少人在完成物联网卡实名后,却频繁收到各类广告推送,不禁心生疑虑:难道是商家泄露了我的信息?
不可否认,商家泄露信息的情况确实存在。部分不良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,在利益诱惑面前丧失了道德底线。他们可能将实名过程中收集到的用户信息,如手机号码、姓名、身份证号等,打包出售给广告商或营销公司。这些信息在黑市上流转,成为不法分子精准营销的工具。例如,一些小型物联网卡代理商,由于内部管理混乱,缺乏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护机制,员工可能为了私利私自倒卖用户信息,导致用户频繁收到垃圾广告。
不过,将收到广告推送完全归咎于商家泄露信息,也有失偏颇。在数字化时代,信息传播的途径复杂多样,还存在其他可能导致用户收到广告推送的原因。一方面,可能是用户在使用物联网设备或相关应用时,不经意间同意了某些隐私条款或授权。很多软件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,会默认勾选一些关于信息收集和广告推送的选项,用户若不仔细阅读就点击同意,就相当于授权了相关方获取自己的信息并进行广告推送。比如,某些物联网设备配套的APP,在注册登录时可能要求获取用户的通讯录、位置等信息,并表示会用于个性化推荐,用户若未留意,后续就可能收到大量相关广告。
另一方面,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泄露风险无处不在。黑客可能会攻击物联网卡管理系统或相关应用平台,窃取用户信息。一些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平台,就像没有上锁的宝库,容易被黑客钻空子。黑客获取用户信息后,会将其用于非法营销活动,给用户带来困扰。
面对物联网卡实名后频繁收到广告推送的情况,用户并非只能被动接受。首先,要仔细阅读各类隐私条款和授权协议,谨慎勾选相关选项,避免不必要的授权。其次,定期检查手机和物联网设备的权限设置,关闭不必要的权限。再者,若怀疑是商家泄露信息,可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,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