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致电:400-666-1064 服务时间:9:00-18:00 微信
QQ
首页 > 资讯 > 企业资讯 > 物联网卡行话中的“白名单”制度到底是什么?

物联网卡行话中的“白名单”制度到底是什么?

5小时前

物联网圈子里,总有些“行话”让外行人听得云里雾里,比如“白名单”制度。简单来说,它就像给物联网卡设了一张“通行证”,只有被允许的网站、IP或服务才能“进门”,其他未经授权的访问统统被挡在门外。这背后藏着企业对数据安全、流量管控和设备稳定性的极致追求。

白名单:物联网卡的“安全门禁”

物联网卡的核心任务是为智能设备提供网络连接,但不同于手机卡,它不需要打电话、发短信,只需专注数据传输。然而,一旦设备被黑客攻击或误连恶意网站,轻则流量偷跑,重则数据泄露。白名单制度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生。

举个例子,某物流企业的车载终端通过物联网卡上传位置数据。若未设置白名单,设备可能误连公共WiFi或恶意网站,导致位置信息泄露。而启用白名单后,企业只需将“物流管理平台”的IP地址加入名单,终端就只能访问该平台,其他所有网站均被屏蔽,相当于给数据传输加了一把“安全锁”。

白名单的“玩法”:从限制到定制

白名单的“玩法”远比想象中灵活。根据应用场景,它可分为三类:

定向流量白名单:限制设备只能访问特定IP或域名。例如,智能电表通过物联网卡上传用电数据,企业只需将“电力公司服务器”的IP加入名单,电表就无法访问其他网站,避免流量被无关应用消耗。

定向语音/短信白名单:针对需语音或短信功能的物联网卡,限制通话或短信对象。例如,儿童手表专用卡通常只允许与家长设置的5个号码通话,防止陌生人骚扰。

混合白名单:结合流量、语音、短信限制,为高安全性场景定制。例如,银行ATM机的物联网卡可能同时限制:仅能访问银行内网服务器、仅能与指定运维号码通话、短信仅用于接收系统告警。

企业为何痴迷白名单?

对物联网企业而言,白名单不仅是安全工具,更是降本增效的“利器”。此外,白名单还能简化设备管理。工业传感器通过物联网卡上传数据,企业无需担心设备被植入恶意程序,因为白名单会直接阻断非法连接请求,让运维人员从“救火队员”变身“预防专家”。

物联网卡的白名单制度,本质是企业在开放网络环境中构建的“安全结界”。它让设备既能连接世界,又能守住底线。


(文章来源:http://www.wlk.cn/a/1874.html
上一篇:对物联网卡多有批判,其实是个别人的“酸葡萄”心理?
下一篇:没有了

微信客服

售前客服一

售前客服二

售后服务

在线咨询

电话咨询

电话咨询:400-666-1064